星期五, 10月 12, 2012

書活佳讀影會《智慧的心》心得分享之二

yiyuanyi.org

心靈自由  易蘭兒
2012.10.09

第四次讀書會了,照例週二提早下班趕回家,匆匆陪家人吃飯,再疾步走到禪修中心,又是最後一個出現,大家已是圍圈圈團坐面對面在討論了,靜靜地坐在地板禪墊上,沒敢驚擾和諧寧靜的開場。細聽學員述說,原來是法師叮嚀大家先暖身,聊聊這一週來的心境故事,約莫提及修行禪坐、參加週日山水禪或閱讀《智慧的心》一書滿心歡喜,很快就輪到我,腦海快速閃過這七天的事跡,咦!好像都跟「修行」搭不上關係,眼前飄過的都是工作、家人、雜務……之類,原來自己塵緣未了,一直在佛門外徘徊,幸好參加這個有趣的讀書會,讓心底深處對於佛法的孺慕之情,順性獲得連結!

 看來師父是要在這一回讀書會中,將讀書心得分享告一段落,下次專心觀賞影片–《潮浪王子》進行交流討論,因為一剛開始師父就要我們從《智慧的心》第十九章談起,一次兩個小時的讀書會就要分享這本書六個章節,負擔有點重,不過每次書籍內容點到為止,重要的是大家的分享交流。
法師目光巡視一周,見大家還沒進入情況,說了段開場白,開始要點名發言,我趕快發難請教法師:「第十九章第一行引述佛陀的話語:『一個人最常起心動念思維的東西,到最後就會成為他心智的習性。』,這是什麼意思呢?是不是一個人動輒發怒,那麼『易怒』到最後就會成為他的習氣?」,法師慈眉善目地解釋,再引述書中第318頁中段的結論:「以前我總認為人生是問題,但仔細觀察後發現,原來有問題的是我的想法。」,又語重心長地說:「最難相處的是自己,所以要給自己多一點時間跟自己相處,譬若上回我在便利商店只因身著僧服,就被陌生人莫名其妙地斥罵,當下的心情是驚嚇→生氣→難過……,後來我走出商店,緩步回來,途中我與我的憤怒、悲傷在一起,調理爬梳,看著這些生起強烈的感受慢慢消退,才將這個歷程放下。」

這就是法師平凡真實的地方,他不避諱讓我們體會法師也有七情六欲,面對莫名的羞辱,如何承擔忍辱後,在療癒中透過四念處不攀緣的法門,淨化內心。

法師開個頭,平和地提醒我們:「各位請覺察在心念起來的那一刻,背後的連結是什麼?起心動念之間,後面一定有某種價值觀在支持,去找到背後連結的價值觀,就可以看清念頭的根源。」,學員們漸漸融入,有人感慨說:「有時候事情過去了,情緒卻遲遲過不去……」,可不是嗎?很多人被仇恨、悲傷、憤怒禁錮幾十年呢!甚至還轉化為習慣,於是大家討論起「習慣受苦」這個現象,它的源頭是從受苦中可以看到自己犧牲奉獻的價值,傳統的中國母親就是「習慣受苦」的典型,可是等到年老,對子女產生的反作用力–情緒勒索,它的力道也非常可觀,我們的共同結論是:當媽媽不要太受苦!

法師再從相反角度闡釋「神聖的延宕」,母親習慣受苦與時時刻刻要滿足子女欲求有關,尤其在現在少子化之下,更想即時讓子女身心需求毫無缺憾,殊不知適時地「延後滿足」有它的必要性,一來增加孩子被拒絕、忍受挫折的抗壓性,二來降低父母受苦的程度或衝動,大人其實也會嚐到這種「神聖的延宕」的滋味,當被延宕時,記得要跟自己在一起。

每回參加讀書會,就會聽到法師殷殷交待~要跟自己在一起!真是適切的提醒,尤其在科技進步的現代,很多人忙著透過3C產品,用手機、iPad、電腦與世界各地的人事物連結,可是卻忘了要跟「人」在一起,包括跟家人、朋友、師長等等,當然也更忘了跟自己在一起!因為面對自己,就會看到自己的貪嗔痴慢疑,就如同照鏡子看到臉上的皺紋、頭上的白髮、身上的贅肉一般地不堪,更不知如何化解處理,於是乾脆閃遠一點,眼不見為淨,久而久之就忘了自己的本心啦!因此大惠師平凡的叮嚀,卻是現代人明心見性的溫柔提醒。

當讀書會討論進入第二十一章「美德、救贖及寬恕的心理學」,法師說明佛教的美德之後,竟然引發熱烈的討論,那是從第二十一章第353頁的「仗義執言」一語引爆的。有人舉例說見到西裝筆挺的鄰居提著自家垃圾拿到大樓停車場垃圾桶丟棄,實在看不過這種缺乏公德心的行徑,於是這位師姊在停車場垃圾桶貼上警告話語的紙條,沒想到三天後就被撕掉,後來她無計可施,只好任由他去,但每次在電梯裡看到這位惡鄰居,老是心中OS:「……」,法師立即輕問一句:「怎麼安頓妳的心呢?」,拋出問題,法師不急著解答,先讓學員們開放討論。
大家都有在都市生活中看到類似例子的經驗,你一言我一語紛紛提供解決方案,我也趁機一吐為快:「請各位留意,作者特別用仗義『執』言代替一般我們說的仗義『直』言,意思是教我們不要直接以言語或文字達到『仗義』的目的,因為所謂『仗義』,彼此認知可能有差距,你的正義可能是他的不義,因此要『仗義』時,千萬要先注意自己的身家安全,在這個冷漠的社會,『仗義』雖然非常重要,但是作者用『執言』二字提醒我們透過文字言語實踐佛教的美德,而實踐的過程就是要用智慧及方法,切勿硬碰硬,免得自己先受傷。當我們用盡方法卻達不到『仗義』的目的,就如同法師方才提醒的,就要去安頓自己的心,回歸我們這本書,上次在探討第十六章『苦難與放下』時,我很疑惑苦難這麼深,如何放下?今天談到第二十一章就得到答案~透過寬恕與救贖來放下。」,學員們接續回應,一時之間,好不熱鬧,最後法師請大家翻到第365頁最後一段,期勉大家勿讓仇恨禁錮自己,喪失獲得心靈自由的機會。

接著剖析第二十三章「中道的智慧」,看到「中道」二字覺得很熟悉,與中國先賢哲人闡揚的中庸之道頗有異曲同工之妙,書上標示佛法的心理健康學第二十四項原則:「我們在所有的兩極當中尋求中道,安住於中道,而且無論身在何處皆得安樂。」,與中國古老經典《中庸》之「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及「君子素其位而行,……無入而不自得焉,上不怨天,下不尤人」中道之理相通呢!

特別是作者談到陪伴著垂死之人,面對死亡的奧秘,舉出佛教徒與榮格派心理學家探訪臨終老人的故事(第398頁),深深觸動我的心,因為母親在七年前中風癱瘓,接著罹患阿茲海默症,陷在失智與譫妄中,近半年來身體狀況急遽惡化,瀕臨不能言語、行動的嚴重狀態,我們子女憂心隨時會失去她,又不忍見她長期折磨,面對母親的病、老,甚至即將來臨的死亡,忐忑不安、無所適從,我沈重地提出這樣的疑惑。

法師坦承敘述在研究所期間曾面臨相同的境況,於是去修習「臨終關懷」的課程,面對至親摯愛的辭世,以四道–「道謝、道愛、道歉、道別」化解死亡的恐懼,他說:「時間到了,妳就比較能面對死亡、無憂於失去,回家好好與母親共同學習生與死的議題吧!」



2 則留言:

  1. 大惠師:
    您們讀書會的學員好認真,將您句句珠璣的記錄下來,以下的文句我友一些疑惑的地方想要請教:
    各位請覺察在心念起來的那一刻,背後的連結是什麼?起心動念之間,後面一定有某種價值觀在支持,去找到背後連結的價值觀,就可以看清念頭的根源。
    起心動念時是想蘊在作用,看到目標時應該是標記想、想。如果再進一步繼續想背後的連結,這樣的話不是加深想蘊的造做了嗎?在標記與深入念頭根源之間,請問如何做取捨?
    素華

    回覆刪除
    回覆
    1. 素華

      謝謝您的問題

      這要上課才知道囉

      歡迎您下次參加

      這樣就知道答案囉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