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5月 26, 2022

▍美國 傳音尊者Sayadaw U Ghositabhivamsa 慈悲開示-2022/04/23

 四念處 

受隨觀念處在修行上之應用

 

美國傳音尊者上次談到受的種類, 這次在台灣時間4月23日早上,談禪修如何觀照受。

 

我們現在談的受,是名法的心所, 而不是色法,這色身的痠麻脹痛由心感知後才有感受的受。 一般名法比較難觀照,色法是比較明顯的。受觸心法,名法的比較中,受比較明顯。在《大念處經》佛陀四念處,分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及法念處,受比較明顯。

 

這個受,有樂受、苦受跟非苦非樂受。經典對非苦非樂受有很多比喻,說比較難觀察,但總有觀照的方法,並不是不能觀察。比如說人在黑暗中看不見任何物品, 難以觀察。比如說獵人追著奔跑的花鹿,花鹿在磐石之前之後留下的腳印,前面的腳印樂受,後面的腳印是苦受,牠在磐石上沒有留下的腳印,但是還有經過,是非苦非樂受。用花鹿在「磐石上的」足跡說明非苦非樂的感受。 

 

禪修常觀照苦受,其實是所有明顯的感受,都可以觀照。從鍛鍊觀照苦受、樂受這些明顯的下手,才能懂得去觀照非苦非樂受,這3種都是要觀照的。我們自身有六門,眼、耳、鼻、舌、身、意,心法在六門生起,如眼有眼門、色所緣,這兩個在一起就會成眼識,共有三個對象去觀察,但比較難觀察是觸心所,我們可以觀察受,受就有苦受、樂受及非苦非樂受。

 

7種苦受

那我們為什麼要觀照受呢?如果不觀照受,就容易生煩惱。就在經典《相應部》裡面有提到,7種苦的感受,苦苦、變異苦、諸行苦、隱藏性的苦(不明顯的苦)、非隱藏性的苦(明顯的苦)、因苦及果苦,共分為3組,列表如下:

 

三組苦

苦的名稱

苦的內容

第一組

1.苦苦

是非常苦,色身極大的感受,難以忍受

2.變異苦

內心舒適的快樂會變異,取而代之變成苦

3.諸行苦

有色身、內心的痛苦,也有捨受調整造作的苦

第二組

4.隱藏性的苦(不明顯的苦)

當事人感受到的苦,其他人無法體會

5.非隱藏性的苦(明顯的苦)

當事人及對方都會感受到的痛苦

第三組

因苦

內心感受身體快樂,但這個因是苦的

果苦

結果是痛苦

 

《小明悅經》法樂比丘尼從佛陀聽聞觀照感受的重要。受是心行,三受對應三煩惱:苦受生起,不觀照生瞋恚;樂受生起,不觀照會生貪愛;不苦不樂受生起,不觀照會生無明及愚痴。以後有機會宣講整部《小明悅經》。

 

苦受本性是痛苦,一旦苦過後,取而代之的是舒服;樂受本性是舒適,樂過後是痛苦;非苦非樂受(捨受)生起,觀照會快樂,不觀照造成痛苦。所以受未觀照會造成貪愛。

 

十二緣起法

受緣起法的受、緣、愛。 

 

樂受舒服,不觀照會造成貪愛。尤其在生滅智前階段,禪修時樂受生起,行者會希望這個狀態持續下去,下一支香比這次更好,這也是一個貪愛執著,小參時禪師就會幫他做調整,行者就會不開心,認為破壞他的快樂,或是不是觀照有錯誤?其實是提醒,在快樂時,也要觀照,而不是卡在這個階段,執著這個舒服,影響智慧的開展。

 

另外苦受會造成貪愛嗎?因為在苦受時,會期盼苦受過去,樂受來臨。非苦非樂受(捨受)的貪愛,在行捨智時,捨受出現比較多,之前捨受不明顯,只觀察明顯的所緣目標,行捨智時諸行法(名法色法)達平衡狀態,感受到寧靜、平靜、身心寂靜,對當下的快樂,不知不覺會執取,希望下一支香會更寂靜、更平靜、更微妙,不觀照捨受,會造成貪愛跟期盼。

 

相應部的《當見經》

這三種感受如何觀察?苦受是為芒刺插入肉體的痛苦;樂受觀察為苦受,因為樂不長久,樂消失會帶來苦; 在捨受的時候視為無常,因為對禪修的平靜、快樂也不執著, 才不會造成痛苦,生滅是無常的。舍利弗尊者另外一個觀點是捨受時候觀察無我。

 

以下談禪修時觀察痛苦不正確的念頭,主要是貪愛、嗔恚。 第一觀察痛苦,希望苦受消失,這也是貪愛。那正確的心態是觀察痛苦,體察苦受的真實性。第二如果參加禪修營經1週、1個月,無法突破痛苦,報復性的咬緊牙根硬撐,但沒有定力突破不了,下支香沒辦法達成,就會羞惱,這是嗔恚。

 

正確的心態是面對苦受生起,如實觀察、體會苦受的本來性質:

1. 面對面深直的觀照,但越觀照痛苦起嗔恨時,將心抽離,從表面觀照,不生瞋恨。

2. 如果發展下去,但沒有苦受生滅時,改用了知、覺知來觀察(禪修時禪師會調整觀照的方式)。

3. 《那拘羅父》經,觀照要去除邪見來觀照。(1)佛學知識不帶邪見,也不究竟。(2)透過禪修去除,客觀,不主觀(我感受、我觀照、有我的邪見),修行克服邪見,也不究竟。(3)預流聖者的邪見及疑惑會根除,不復生起,徹底斷除邪見。邪見,身見有20種,從五蘊的色、受、想、行、識,由色來看,這身是我、我有色蘊、我住在身、我立住於靈體。5乘以4就有20種。另一個知見錯誤是去除我見並不是在我的表達去除我這個字而已。

 

邪見的8種原因

些下來談邪見有8種原因,這是出自《無礙解道》舍利弗尊者說的

1.五蘊生起的邪見,對名法色法沒有如實了知,有我的邪見。

2.不了解的無明覆蓋,生起的邪見。

3.觸生起的邪見,觀察觸不明顯故觀察受,沒有我的感受。

4.想,沒有如實了知,如父母子女都是名法色法,沒有子女這個概念。

5.思想,想有我,沒有如實了知。 

6.沒有如理作意,沒有正知、正念。

7.惡友,不是善知識,禪師沒有辦法關照名色法、因果還有無常苦無我。

8.聽到錯誤的法,如緬甸上座部長老會告誡年輕的比丘說法要引用佛經,少說個人體驗,要有對應的經典相襯。

 

觀察苦受的正確心態:

1.容忍的心態來觀照苦。

2.如實了知的心態來觀照苦,如疼痛出現,改變坐姿,但多了會躁動,無法如實觀察苦受的性質。 

3.觀照苦,如有定力生起,可以突破苦受,如果沒有辦法如實觀照苦受,就沒有辦法觀照突破苦受,所以要去觀照。

 

與傳音尊者QA環節

Q1:不苦不樂受的感受為何? 

A:如果參加一個party,不願意去硬是參加,像應酬一樣,若不餓,對餐點吃下去也不感美味,也不是快樂,沒有快樂也沒有痛苦,只是露臉應付的,沒深切體會。

Q2: 靜坐觀痛,坐到一半,身體痛,若無法移動,如何禪修下去?

A:先以基本方法敘述,下次再介紹進階的觀照方式。禪修時要看容忍的程度到什麼階段:

1.安忍

在禪修苦受(如打坐、站立)難免生起,不是咬牙硬撐,而是安忍,心在安穩的心態,對當下苦受可以繼續觀察下去。

2.安忍加上不變姿勢 

觀照苦以去除邪見,當下苦有因緣,沒有因緣就不會痛苦,如久站會痛苦,換姿勢能解苦嗎?可能會,也可能不會,身體不斷的移動,依當下的因緣去移動,然後造成另一個痛苦。如《無我相經》所說,所有的現象是無我,由不得我介入,由不得我主宰控制,痛苦也不是由我能控制的。禪修時以正確的心態觀照苦受,不是去除苦,不是貪愛、報復或嗔恨方式。

 

Q3. 在台灣疫情嚴重,2歲小孩往生,許多母親會擔心,到中心祈福點燈,可以建議其他媽媽如何面對,解除這個壓力?

 

A:正念度過日子,即使面對感染,正念面對,憂傷減弱,對當下現象如實了知,現象有生滅,能夠覺察憂心有生滅。另外是散發慈心、悲心與行動,可以幫助到別人面對痛苦的感受。

 

Q4. 除了不斷地邀請,還有哪些方法,可以讓心心甘情願的來觀照?

心要相續不間斷的觀照,沒定力時,難免生起不善心,五蓋沒有去除,心沒有清淨。定力提升後心會清淨,心就不會心不甘情不願,行者跟禪師密集禪修小參會報時,可以學習更多的操作方法。

 

傳音尊者引用南傳上座部的經典,慈悲開示「受隨觀念處在修行上之應用」,並為台灣疫情祈福,之後還會有兩次開示,請大家再注意官網的訊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