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3月 26, 2013

四念處在西方心理學中的發展歷史~下


七、安置平等心

    心念的去中心化,具體怎麼做呢?
    首先,安置平等心。對於好的感覺以及壞的感覺,都能夠以平等、中立的心態去面對和理解,而不是趨樂避苦。趨樂避苦只會帶來更多的煩惱,而不是平靜。
    但大家也不要走到另一個極端去。「徐老師說了,越想平靜越有煩惱,那麼我就不追求平靜了,坐在那裡瞎想就好了!」那就不是正念的修習了,那是放逸。正念的修習是什麼呢?你對心中出現的情況是知道的,並且你知道每個心念都沒有本質,都是變化不定的。 

        如果你能越來越多地瞭解心的無常性,反而會看得越來越清晰,而不至於迷亂。古代印度的撒拉哈大師說:「此心不宜束縛如駱駝。」駱駝有一種秉性,你把它束得太緊,它要蹦跳,你把它放開一點,它反而平靜。心念也是如此。

八、三種反應

    這些天,大家在禪修中體驗心念。通過禪修,內部混亂呈現。人們一上座,散亂、迷失、昏沉......問題比禪修之前嚴重百倍。禪修讓我們發現了自己身心的各種特點,這並不是糟糕的事情,更不說明我們無能。本來我們的心就是混亂的,可是平時無法體察到這種混亂。
    佛陀在《雜阿含經》中告訴我們,世界上的人都希望「身和心是我的」,當一些人看到「身和心不是我的」,就會不喜樂。也就是說,當你不能如其實際地去瞭解和接納身心變化的時候,你就會陷入輪回的圈套。用佛教的說法是「輪回的圈套」,用心理學的術語說就是「神經症的圈套」——特點是強迫性重複。
    所有的動物,包括單細胞的生物在內,遇到不如意的事情都會有三種反應:攻擊、回避、木僵。
    人們覺得自己在禪修中靜不下來,就生起嗔心:「我靜不下來,這樣坐七天干什麼啊?!」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你坐七天並不是為了心如止水,而是要瞭解心念的規律是什麼。你的所有想法都只有三個規律:無常、無我、苦。
    佛教裡的苦和中文的苦含義不同。中文的苦,在《說文解字》裡面,苦是一種葉子,人們吃了它,就會感覺到滋味是苦的。佛教說的苦,巴厘文是dukkhassanta,意思非常精妙。
    佛陀描述的「苦」dukkhassanta,好比你在一間封閉的房間裡,有幾個劊子手拿著刀要殺你。你無法逃出去,只好往後退。當你每往後退一步的時候,你的心裡是什麼樣的感受?焦慮,強烈的焦慮,無法言表的焦慮。最後你已經退到牆角,那幾個人越來越近,你的焦慮已經升級到絕望,dukkhassanta就是指這種被逼迫的感覺——行苦,無常故苦。
    你無法阻止念頭跑來跑去,如果不了解它是無常的,一定是會被它逼迫。
    人處於被逼迫的狀態下,攻擊無效就會試圖回避,回避也沒用就會裝死。
    黃鼠狼在被敵人攻擊的時候,打也打不過,跑也跑不了,無可奈何之際,就會突然全身僵硬,「啪嗒」倒下,這種假死狀態可以保持一兩個小時。人在嚇傻了的時候,也會呆若木雞。
    我們禪修裡面也會有類似狀態。首先是憤怒,和心念搏鬥。其次是回避,轉移注意力,不再做出努力,心裡暗想「下次我再也不來了」。第三種狀態是木僵。我們並不會像黃鼠狼那樣假死,但我們可能打瞌睡,或者雖未睡著但陷入「細昏沉」,好像很安靜,心的狀態很混沌,沒有正念。這種狀態看似無害,其實很不好,時間長了容易使人神經衰弱。有些人還會誤以為這就是禪定。我在社會上遇到過好幾個人,都說自己開悟了,其實只是經常處在細昏沉狀態。

九、壓制機制

    在禪修和心理學中,上述三種狀態(攻擊、回避、木僵)的基礎是壓制機制——一種原始的心理機制。壓制根本不是正念練習要做的工作。
    我們來分析一下:壓制是否有用?
    哈佛大學有一個著名的「白熊試驗」。受試者分為兩組:初始表達組和初始壓制組。在試驗中的一個階段,初始表達組被要求主動去想一頭白熊,而初始壓制組被要求儘量避免想一頭白熊。結果,初始表達組想到白熊的次數實際上很少,初始壓制組反而多次想到白熊。這說明壓制會引起反彈。
    另一種試驗採取「分心策略」,要求受試者不想白熊,想一輛紅色的汽車。這組人想到白熊的次數略微少了一點,但還是很多。
    後來,佛吉尼亞大學做了另外一個試驗——失戀試驗。失戀的人,過去戀愛中的美好景象總是在腦海中閃回,這使他痛苦,所以他不願意去回想,問題是他越不願意回想,越是不由自主地回想。在試驗中,讓一些失戀的人主動回想過去的美好景象,每天都想二十分鐘,他們卻很快從失戀的痛苦中脫離出來了。這與白熊試驗有異曲同工之妙。
    類似的試驗還有許多,演化出一系列「心念去中心化」的心理治療技術。
    這些試驗表明,在壓制階段,被壓制的思想具有更高的敏感性。意識功能仍然在尋找心中殘留的想要被壓制的思想,在高度緊張的狀態負載下,這些思想更容易被啟動。

十、正念或內觀的理解

    這些心理試驗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發呢?
    我們知道下一個瞬間會出現什麼心念嗎?不知道。知道出現的心念什麼時候會消失嗎?也不知道。在禪坐中,我們就去觀察心念的生滅,既不要試圖去控制,也不要放縱。在心念生起的時候,觀察到生起,心念消滅的時候,觀察到消滅——這才是禪修的工作。
    當我們有快樂的心念,就會希望這種快樂的感覺保持得更久,這就是貪。當我們有不快樂的感覺,就會希望它快點消失,可是揮之不去,於是我們很惱火,這就是嗔。我們在昏沉中不關注自己的心念,這就是癡。修行的目的是無貪、無嗔、無癡,念頭來的時候,瞭解那只是一個念頭,是一個因緣和合的念頭。
    泰國有一句很妙的禪語:「如果整天坐在那裡就能覺悟,所有的青蛙全部是阿羅漢,所有的母雞都已經成佛了。」母雞孵蛋可以多少個小時不動,你們和它比比看?關鍵並不在於坐,而在於禪坐中的用心方法。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這是馬勝比丘告訴舍利弗尊者的偈子。舍利弗尊者還沒有遇到佛陀的時候,看到馬勝比丘在乞食,就上前詢問佛教的理念是怎樣的,馬勝比丘這樣回答他。舍利弗尊者一聽到這個偈子,當場就悟道了。
    可是我們聽了這個偈子,並沒有悟道。我們已經聽了很多佛法開示,都沒能悟道。因為我們還需要過程。我們需要「去中心化」。
    我有一個來訪者有焦慮症。她不願意焦慮,但她總是很焦慮。我給她佈置了一個作業:每天到了特定的時間就對先生說「我們開始焦慮吧」,然後兩個人一起焦慮。她嘗試了,對我說:「哎呀,這樣子我沒辦法焦慮起來的!」我說:「那你慢慢練習焦慮好了。」她這麼練習的時候,焦慮就只是一個焦慮的念頭,而不是真正的焦慮,她就開始康復了。
    請大家不要隨便模仿這種治療方式,個案都是有背景的,需要具體評估。

十一、精神分析師的訓練

    精神分析中的關係學派和後自體心理學,都把正念作為一種主要訓練課程。具體課程內容主要是正念練習、慈悲心練習,通過這樣的訓練可以獲得鎮靜自若的心境,養成敏銳的洞察力,發展出同理共振能力等。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關注腹部的起伏是正念練習的手法之一,但大家一定要知道,這不是在練習止禪。馬雜湊禪法關注腹部,不是為了讓注意力總是放在腹部,而是把腹部當作一個「飛機的基地」。當你無事可做的時候,腹部起伏是身體裡最明顯的一種變化,所以注意它。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別的東西,譬如某個想法冒出來了,我們就要去觀察那個想法,而不是依然僵硬地把注意力放在腹部。
    觀察想法,並不是跟著想法走。只是輕輕地看著它。「哦,你又出來了。原來你真是無常的。」當它消失了,你再次變得無事可做,那就繼續注意腹部的一起一伏。
    身、受、心、法裡面出現的任何現象,你在正念的修習當中都要覺知到。到時候你就會逐漸發現,身心就是因緣編織的流動,於是你就會越來越放鬆,有機會看到三法印:無常、無我、苦。當你完全瞭解這些的時候,按照佛教的說法,你就證果了。

十二、推薦閱讀書目《此刻是一枝花》《平常禪》《改善情緒的正念療法》《抑鬱症的內觀認知療法》《學會接受你自己》《正念與接受》--徐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