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書會老師資料的提供
在座的同道和同學們這幾天一直在進行正念訓練。今天,我給大家簡要介紹正念在心理治療中的發展歷史。國際心理學界和腦科學研究界早已大量運用正念,然而目前中國的心理學界對正念還運用得比較少。
一、止禪與觀禪
正念,巴厘文Sati,Sati包括七種含義:隨念、記憶、覺察、憶起、憶持、緊系目標、不忘。
正念有兩種成分:止禪與觀禪。關於這一點區分,西方人用了幾十年時間才弄明白。起初許多西方的心理學家不了解止禪和觀禪的區別,以為佛教的觀禪就是在打坐中把心專注在一個目標上面,其實那是專注一境的止禪修法。
在這次禪修營中所學的正念(或譯為內觀)的方法,以及現在西方心理學界廣泛運用的內觀,都不屬於止禪,而屬於觀禪。
止禪不僅僅在佛教中獨有,這是東方很多宗教都有的內容。大家聽說過道教的「意守丹田」嗎?那就可以算是一種止禪的修習。真正有佛教特點的內容是觀禪。
觀禪,就是出現什麼就要觀察什麼,對於身心中出現的自然運作狀態都要觀察到,如其實際地觀察。
我曾經遇到一個人,他說自己學習了內觀之後,看到任何東西都馬上想:「這是無常的」我覺得他訓練的是一種概念,是一種執著,並不是真正的正念。正念,應該對身心在自然的運作當中發生的任何現象都能立即產生觀照,發現這些現象在流淌,每一刹那都在流淌。
當你靜靜地坐著,好像是不動的,但你會發現你的身心狀態在變化,你注意的目標也在變化,這樣的修行最終可以讓我們徹知無常。
這說起來似乎很簡單。但在具體的禪修當中,你肯定會經常犯糊塗,很容易繞進去,搞不清楚某些現象到底是無常的還是常的。在這幾天當中,如果你們感覺自己繞進去了,要在小參的時候告訴宗淨法師,他可能會説明你們變得清醒一點。過一段時間,你通常會又一次繞進去。如此反反復複,你對身心會越來越瞭解,這種瞭解對心理學是特別有説明的~
二、南亞的內觀禪
西元前589年,釋迦牟尼佛在印度開始了關於內觀練習的教學。在西元前300年前後,斯里蘭卡、緬甸等地也開始有流傳這種方法。在印度佛教滅亡後,緬甸等地區保留了內觀的訓練方法。
1940年前後,緬甸的馬雜湊尊者開始大規模普及正念禪法,這在很多國家都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在1956年後,哈佛大學等很多西方的著名學校也因此開始引入正念的訓練。馬雜湊尊者傳授下來一個比較容易入手的修習方法,也就是宗淨法師這幾天教你們的,從觀察腹部的起伏開始。這種方法是馬雜湊尊者從他的老師明空•西亞多那裡學到的。
傳統的修習正念的方法——安那般那念,也就是數息,做起來可能會有一些困難,尤其是對於現代人來說。為什麼呢?因為現代教育發達,資訊爆炸,大家普遍用腦過度,大腦裡總是習慣于激烈地運作。做安那般那念的時候,需要注意自己的鼻端,鼻端距離腦部很近,人們在這樣做的時候,思想容易緊張。具體表現就是可能會感覺到臉麻、呼吸不暢、血往上湧,甚至產生神經性頭痛等副作用。
還有,呼吸在鼻端的感覺比較微細,有些人覺察不到,而從腹部開始觀察就容易多了。
三、正念進入西方心理治療界
談到禪修在心理學界的影響,還要提到一個人:阿姜查尊者。他是泰國的著名法師,在泰國北部的巴蓬寺建立了國際禪林,許多歐美國家的人在那裡出家,他的禪法由此流傳到西方。
還有一位尊者,雪吳敏尊者,他是馬雜湊尊者的弟子,後來自己獨立出來了。雪吳敏尊者教授的禪觀就是心念處禪觀,對心理學也影響很大。
對於傳統的正念修習和現代心理學的交接,馬雜湊、阿姜查、雪吳敏三位尊者起到了橋樑的作用。
正念正式進入西方心理學界,最主要拜託這二位——傑克•英格勒(Jack Engler)、卡巴金(Kabat-Zinn)。
傑克•英格勒是馬雜湊的弟子,他曾在緬甸學習內觀禪,後來也成為禪修的導師。他向馬雜湊尊者學習了一段時間之後,做了兩個很著名的科學試驗,其中一個實驗是「羅夏墨蹟」試驗——這種試驗方法由瑞士精神病學家羅夏創立,通過將一些形狀不規則的墨蹟圖給人觀看,測試觀看者的真實心理狀態。
當初傑克•英格勒和馬雜湊尊者商量,用科學試驗研究佛教禪修的效果。馬雜湊尊者同意了,從緬甸的僧團裡面派出十位出家人作為受試者。羅夏墨蹟試驗表明,這些受試者的專注力和心境的平靜程度都相當好。這次試驗的結果在心理學論文中發表出來,有效地證明了禪修的力量,非常鼓舞人心。這是心理學界與佛教界最早的交流活動之一。
卡巴金所做的工作力度更大一些。他學習過中國禪宗的分支:韓國禪,也學習過緬甸的內觀禪,後在一些西方著名學校(如麻省理工大學)中教學。西方的心理學界很重視實證,1980年到1990年,麻省理工學院壓力治療中心運用正念練習治療病人,同時進行了幾個里程碑式的療效研究,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卡巴金根據佛教正念修習方法發展出來的正念課程,在美國心理治療界也被廣泛使用。
卡巴金認為,禪宗的入手方便相對比較少,普通人不容易掌握。但馬雜湊禪法觀察腹部起伏,入手處很直接也很容易,不管一個人是什麼樣的心理基礎和文化水準,都可以這樣做。
我的一個朋友去緬甸禪修的時候,看到一個當地人,農夫打扮,衣衫破舊,風塵僕僕,貧窮得沒有鞋穿,用兩塊自行車的輪胎皮紮在腳上代替鞋。大家可能覺得這樣的人不會有什麼禪意的內涵吧?然而這個人走進禪修中心靜坐,一坐就是六個小時,紋絲不動。在緬甸,禪修在社會上的普及程度已經很高了。
卡巴金做的其中一個試驗,證明了正念對於難以治癒的白癜風有很明顯的治療效果。另一個試驗與癌症有關。癌症病人化療是非常痛苦的,簡直令人痛不欲生,除了產生生理上的劇烈反應,還很容易導致心理抑鬱。卡巴金在試驗中給一部分做化療的癌症病人做禪修訓練,發現做正念的病人存活率比不做正念的病人高很多。即使是那些沒有康復的病人,面對死亡的心理狀態也比一般人堅強、平和得多。
如今,傑克•英格勒與卡巴金已成為西方心理學界的領軍人物。現在西方心理學界乃至精神醫學界都普遍認同了正念療法,西方不少著名大學中的精神科把正念練習作為一門必修課。
四、幾種著名的與正念相關的療法
以上說的傑克•英格勒與卡巴金,可以算是將正念引入心理治療的「祖師爺」。「祖師爺」教出來的著名心理學家如黑茲、李娜翰等,吸收了正念的方法之後,在心理治療方面創造出接受與實現療法(ACT)、正念認知療法(MBCT)、眼動脫敏療法(EMDR)、辯證行為療法(DBT)。
戒幢佛學研究所的濟群法師正在主持翻譯一套佛法與心理治療的書,其中一本名叫《正念與接受》,內容是這幾種療法的創始人在美國內華達州進行的一次學術座談。
辯證行為療法是一種比較強的治療方法,針對的是具有人格障礙的病人。李娜翰是辯證行為療法的創始人。
李娜翰獲得了兩次美國心理科學獎。她第一次獲獎是由於控制情緒的試驗。具有人格障礙的人經常情緒失控,李娜翰的一項研究就是運用正念,通過為時八個星期的課程練習,説明病人控制情緒,結果非常有效。第二次獲獎是由於自殺危機控制干預,邊緣性人格障礙病人比較衝動,容易出現自殺或自殘的想法,而她的療法對有自殺和自殘傾向的病人的控制得特別好。
我以前看到過一個美國的案例。一個病人在情緒很痛苦的時候,會把一種用於頭髮定型的髮膠噴在自己身上,然後點火。髮膠是易燃物品,點火之後,他被嚴重燒傷。這種情況發生的時候,皮膚的疼痛可以緩解他心裡的痛苦,因此他在心理上產生一種快意。對於這樣的病人,一般的心理疏導技術效果不明顯。但是在正念練習的基礎上,許多病人的自殺、自殘傾向明顯減輕。李娜翰的這一創舉,當然是一件很有功德的事情。
不過,這件事情為什麼可以做得那麼好呢?因為李娜翰自己早年就有邊緣性人格的素質。她在自我領悟的過程當中,用正念的方法把自己的狀態調控好了,所以她有實際經驗,得以發展出這樣的療法。
黑茲也曾經有心理障礙,他的問題是語言表達焦慮。他年輕的時候有一次上臺講話,太緊張了,雖然很想說話,但什麼話都說不出,當場焦慮發作。那次他非常丟臉,而且從此無法工作,只好在家裡休息了兩三年。他使用了很多方法,都沒能治癒自己,後來採用正念的方法才調整成功,並且演化出一種療法。我和黑茲通過郵件,他現在一點問題都沒有了。
眼動脫敏療法是夏皮羅發展出來的。
當年,夏皮羅博士畢業之後,被查出來患有癌症,精神非常痛苦。一天,她行走在一條林蔭道上,走了大約一百米,突然發現心情不抑鬱了。她很有內省精神,立即思索:發生了什麼?她回憶的時候發現,剛才自己走在這條路上的時候,道路兩邊各有一群小孩在玩耍,使得他的心念不再完全沉浸于痛苦中,內心有許多心念閃過,每一個心念閃過的時候,他都注意到了,但是沒有執著于任何一個心念,她的心靈就逐漸平靜下來了。
她回去之後,把這一情況跟他同事說了,他們就開始做相關試驗。
先是「雙邊刺激」,夏皮羅的煩惱再次生起的時候,讓同事站在她的身邊,用左手敲他的左肩,用右手敲他的右肩。這樣一來,她就不會過度捲入煩惱的心念,但又可以注意著那個心念。於是,那個心念很快就消除了。眼動脫敏療法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很適合治療心靈創傷。
大家多數是學心理學的,應該知道創傷治療中最難處理的問題——閃回。煩惱的念頭會不停地閃回畫面。夏皮羅進行治療的時候,讓一個人保持閃回的片段,然後看著這個片段,讓它快速移動。於是,這個人就沒有辦法再集中在他那個念頭上面了,執著也就擺脫了。當然,我現在只是略說這種療法,大家回去之後可不能就這麼簡單地直接運用,這種療法有它的複雜性,運用之前至少需要半個月到一個月的封閉練習。
五、心念的去中心化
關於上述療法,黑茲用一句話總結:「當代的心理治療,特別是認知治療,最重要的是用處理正念的方法來處理心理問題。」這種處理方法和以前的心理學處理方法有所不同,關鍵的特徵是「心念的去中心化」。
在座有臨床治療經驗的,知道關於強迫症最難處理的是什麼問題嗎?是「反強迫」——不想強迫思維。事實上,越是不想強迫思維,越是強迫思維。我有一個病人,心裡總想「我有腦瘤」,他不想有個想法,於是壓制這個想法,結果立即出現更多「我有腦瘤」的想法,這種情況就叫做「心念的中心化」。焦慮症也有類似特點。
解決方法是心念的去中心化。
六、心念的非主宰性
心念不是為我所有的,不要企圖主宰它。
大家練習馬雜湊禪法的的時候,是不是有這種感覺——很想專心地注意腹部起伏,可是過一會兒心就會跑掉,一次又一次地跑掉。「真恨啊!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要專心,怎麼心念又跑掉了!」你這樣想,就會產生痛苦,因為這種想法是不如實的。心念是無常的呀!你想強行讓心念保持固定不變的狀態,結果就是自己跟自己搏鬥,最後搏鬥得精疲力盡、垂頭喪氣。
當初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坐了七天。有的人就想:「我也試試看!雖然不能跟佛陀比,但我要努力,我坐七小時。」上座之後,度日如年,甚至度分如年,剛一個小時,就放棄了「坐七小時」的決心。
心念是由各種因緣編織的,沒有本質。不具備一定的條件,不會產生相關的心念。就象我們現在坐在這裡,似乎很平靜。但是如果突然著了火,大家還能平靜嗎?心念肯定就轉向了,有些人想「我是不是要死了」,有些人忙著打電話求救,有些人驚慌得哭了。
黑茲說過一個比喻:一位推銷員背著許多鐵鍬準備銷售,走到一個農場門口,不小心掉進了坑裡。這個人想:「既然我有這麼多鐵鍬,肯定能挖出去。」接下來他挖斷了十把鐵鍬,那個坑只是更深了。一個人執著心念的中心化,就像在給自己挖坑。
另一個東方的比喻,關於湖水。比如我們在西花園放生池旁邊,用手指在水面上寫一個字,水上會產生漣漪。如果我們試圖用手撫平漣漪,就會不停地產生漣漪。同樣的道理,當你執著于一個心念的時候,試圖主宰這個心念,你已經被這個心念控制住了。 <上~結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