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佛教禪修的源起
佛陀未證悟前,曾跟隨不同的老師學習,同時經歷六年苦修與禪定,發現即使到達最高殊勝禪定的神祕境界,亦無法徹底擺脫生死與煩惱的束縛。最終他透過深刻覺察與觀照,開啟心靈的智慧並得到自由解脫。在《阿含經》中佛陀曾提出回歸中道的修行才是遠離煩惱的根本,所謂中道即是遠離極端的苦行與放逸的生活,而以正確的知見、正當的言語與行為作為修道依歸。佛陀在其證悟後教導的方法即是毗婆舍那(內觀)禪修,至今仍盛行於緬甸、泰國、斯里蘭卡等南傳佛教國家,近幾十年也流行於歐美地區及台灣本土。
二、毗婆舍那(內觀)禪修
《阿含經》將毗婆舍那禪修分為二種基礎的訓練,一種是先修習奢摩他(Samatha),又稱為寂止、止禪或禪定,再修內觀來斷除煩惱;另一個是直接修習毗婆舍那或稱為內觀。前者稱為止(觀)行者,後者則稱為純觀行者。
(一)止(觀)行者: 修習止禪後再修習內觀以斷除煩惱
止禪是屬於專注的練習,將我們注意力焦聚於某個對象或特定事物上,例如禪觀時專注於呼吸出入息或修習慈心等四護衛禪等。當禪觀者修行至甚深禪定的境界後,再轉為內觀的修習。
(二)純觀行者:直接以智慧觀照身心生起的各種現象
禪修時只需初禪前的近行定或跟隨正念的剎那定即可,此中所稱的近行定是指捨離粗重慾望染污而使身心較清安、適悅的禪定;而剎那定則是指在禪觀時並非將心固定於一個不動的對象,而是正念覺察身、心變化的對象上。此方式是當我們的心達到足夠寧靜時,透過我們持續覺知呼吸或觀察身體感官由六根顯現的對象,純然覺知或貼近它,不批判、不期待與分析,僅全然地接納當下身心各種感受變化,觀察此對象是如何生起與消逝的過程,如此可以減緩或滅除對事物的執取與愛戀,得到清靜解脫的智慧與慈悲。
綜觀上述二種禪修的方式主要是依個人的根器或特質所設立,並無優劣之分。在方法上,前者強調先以禪定作為基礎,待時機成熟再轉為內觀禪修;後者著重於直接以正念與智慧為下手處。林崇安(1999)認為現代人生活忙碌並無足夠的時間與精力專注在培養甚深禪定上,故直接修習內觀智慧的純觀行者是較符合大部分人的需求。
三、光佑禪修中心課程緣起
現代人因忙碌的生活與工作壓力,加上3C產品的影響,想要得到片刻的寧靜有時也是種奢求!有健全的身心,才能具備完善的生活品質。過去幾十年來,禪修已廣泛地被應用在教育、工作職場、身心健康、精神病學、個人潛能發展、心理諮商與治療、體育、藝術等不同領域(Vettese, Toneatto,Stea, Nguyen, & Wang, 2009;釋惠敏,1997)。
禪修如此受重視,主要是透過禪修可以安定思緒、使情緒獲得控制(Tsai, 1993)、增強問題與困境處理能力、預防心理疾病及對於傷痛的療癒(Anonimity,
1991;黃惠琪,2008)、增加幸福感、紓解壓力、減輕焦慮(Murphy, 2006;Kabat-Zinn et al., 1992;楊淑貞、林邦傑、沈湘縈,2007)、轉化身心、開發內在潛能(Garwain, 2006),乃至於追尋心靈、探究生命本質(Kristeller,
2003),讓人們從煩惱中解脫出來(聖嚴法師,2001)。近幾十年來科學研究證實禪修能促進身心健康(Gelderlous, Hermas,Ahlscrom,
& Jacoby. 1990;陳錫琦,1997),包含自我控制、情緒調節、生理與心理行為都有正向的效應。禪修特殊經驗的洞察與覺觀有如心理學上後設覺知與後設意識,對於預防疾患與健全身心扮演著重要機制(越建東,2008)。
過去研究發現透過禪修確實能促進許多人身心健康,使其苦痛與煩惱得以療癒或解除,有些參與者甚至得到很多的喜悅輕安及高峰經驗;相對地,許多實務工作者也提出禪修過程中引發生理或深層心理情緒反應亦不容忽視(易之新、黃璧惠、釋自鼐譯,2008)。有些人因過去創傷經驗、成長的挫敗與未竟事宜再次被喚起而無法面對或處理;也有些人在禪修團體有很好體驗,回到日常生活中,卻依舊不知如何與重要他人和諧相處;還有潛藏精神疾患的參與者,可能因禪修未得到很好的指引而疾病發作(Otis,1984;何慧芬,2000)。倘若沒有處理好這些內在分裂的狀態,想在禪修經驗中統合完整的人格或往更高心靈層次發展是不容易的,甚至可能藉由禪修壓抑負面情緒或逃避生活的困境(Bogart , 1991;Atwood & Maltin,1991)。
著名的美國禪修教師兼心理治療師康菲爾德(易之新、黃璧惠、釋自鼐譯,2008)認為最好的心理療法是結合禪修過程的分享方式。當事人可以洞察、觸及平時無法覺知的內外身心狀態與精神領域,透過團體的凝聚、支持與互動學習,表達自我與人際關係的情緒,加上領導者的接納、同理與關懷,可以使當事人更能探索自己痛苦根源。特別在人際、生涯與婚姻有議題的成員,若能輔以心理治療的方法予以處理效果更佳(Carrington, 1982)。Epstein(2003)也指出真正身心轉化需先以心理諮商/治療疏通自我防衛與過去創傷,再焦聚於神聖無我智慧的連結,如此生理、心理與心靈精神方能得到真實的成長。禪修與心理諮商或治療上不僅沒有相互抵觸,更亟可能彼此結合與互補(Walsh & Vaughan, 1980)。
佛陀在「阿毗達磨」教法中亦提及想要有健全身心必須重視四個因素,即飲食、環境、心理與業力。因此綜觀以上研究與觀點,本中心除了教導佛陀正念內觀禪修之外,亦亟力於正念養身養心、心靈成長與心理療育等健全身心課程之推廣,以符合現代人身心平衡發展之真正需求!
四、光佑禪修中心負責人簡介
釋大惠法師
◎學經歷
101年國家高考諮商心理師及格
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研究所畢業
二十多年禪修訓練、多次禪修閉關
各機關佛學講座,團體禪修、大專禪修營與兒童佛學營指導
地方法院與看守所青少年禪修指導
擔任兒童之家志工
體育學院指導正念禪修
帶領工作坊
禪修團體諮商與情緒療癒工作坊
正念禪修與身心療癒工作坊
互動式禪修體驗~自我探索成長團體
當下的力量~禪修紓壓與自我療癒團體
正念家族生命動力排列讀書會與工作坊
正念療育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