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4月 22, 2022

▍美國 傳音尊者Sayadaw U Ghositabhivamsa 慈悲開示-2022/03/26

身隨觀念處後,美國傳音尊者於台灣時間3月26日開示受隨觀念處,說明3種經典的各種受,及當3種受生起時,如何觀照它們,看見變異不已的無常性,就不會生煩惱;一旦生煩惱時立即觀照,很快就消失;如苦受生起時,沒有立即觀照,如實了知本性,會生瞋的煩惱,樂受會生貪的煩惱,捨受會生的煩惱。

 

受的種類依經典有9種受、5種受及最普遍的3種受:苦受、樂受及不苦不樂受或捨受。以下分別介紹。

 

大念處經9種受

1. 單純的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或捨受

2.與五欲相應的受及與五欲不相應的受,舉例如下:

 

與五欲相應

與五欲不相應/禪法相應

苦受

1.眼睛疲倦、噪音、惡臭等

2.回憶過去想得到未能得到

3.現在想得到而得不到

1.禪法沒進步的苦

2.禪修時浮現過去得不到的苦

3.未觀照苦,感受到的苦

樂受

1.享受當下感官或回顧樂受

2.如願以償

3.與五欲相應:影音、聞香、品味與符合自己的美味、身體通暢快樂

1.對準所目標,清楚觀照當下這快樂的自性相、因果、 無常、苦、無我

2.修毗婆舍那在生滅智前,禪修的快樂,不與五欲的相應的樂受, 當下身心輕安、喜樂,現光明相,喜樂澎湃、身心通暢

不苦不樂受/捨受

與五欲相應的 一般性感受,是被動性的去看、應付對方的感受,非快樂或痛苦 

 

 1.與禪法相應的捨,在生滅智的前段,觀照時不費力,目標生起,心自動觀察到

2.當下的細微目標,這個在行捨智階段特別明顯,行就是名法、色法,捨就是細微、平等的;諸行法是平等的,目標是細微

註1:在禪法上的表現可能是團團轉,可能你看到明顯的目標生起,然後觀察時變細微,另外一個明顯的目標生起,要觀察的時候又變成細微….,變團團轉

 

第二種是阿毘達摩教法5種受

身的苦是苦,心的苦是憂,樂受在身是樂,在心是悅,捨受沒有分身或心。

 

苦受

樂受

不苦不樂受/捨受

 

第三種就是六六經的3種受

也就是六門、六所緣、六識及六觸。再依因緣法的觸緣受展開為苦受、樂受及不苦不樂受或捨受。

 

六所緣撞擊六門生六識。所緣是能撞擊,六門被六所緣撞擊出現六識。 六門;眼、耳、鼻、舌、身、意;六所緣是色、聲、香、味、觸、法;六識會生在六門,因此感官的健康很重要,如眼盲無法生成眼識、耳聾無法生成耳識。

 

舉例來說眼門碰到色所緣就會生眼識,也就是色所緣撞擊眼門生眼識,三者相會在一起,當下生起一個心所就是眼觸。依此類推,耳門及聲所緣會生耳識,三者相會一起就會生耳觸。最後一門是意門,和法所緣及意識生意觸。詳下所示:

六門

六所緣

六識

六觸

 

觸:指名法與名法接觸的狀態

感受有三種,心觸生受,在緣起法,就會提到觸、緣、受。這個受,就是有苦受、樂受跟不苦不樂受。

 

舉例來說,眼門跟色所緣加眼識生眼觸,依好的所緣、不好的所緣或者是不好不壞的所緣,就會分苦受、樂受或者捨受。 那我們從受隨觀念處來看,就是會有六種受,嚴格來說會有6(六門)乘以3(三種受)是18種受;一般常見的,我們就直接說3種受,就是苦受、樂受跟不苦不樂受。這只是分類法的不同, 我們在「大念處經」會有9種受,「阿毗達摩」有5種受。

 

最重要的是這些受生起之後,我們要做什麼?依「大念處經」,受生起之後就要觀照,如果苦受生起我們觀照,不因此生氣,若生煩惱之後,也要照它,因不觀照的話,就會有憤怒、有不滿;如樂受沒有觀照就會生貪心, 捨受如果沒有馬上觀照的話,也會生愚痴。

 

沒有觀照就會有煩惱,要觀哪一個明顯目標呢?可能就是心、觸或者是受,觀察一個明顯的目標。 這個就是受隨觀念處。

 

《當見經》中,佛親自告訴我們如何觀照受?
禪修時不主張要去除當下的苦受,就是不要急著擺脫,要確切的觀照,如實了知這個真實性,不要想要去除它;若期待去除,當無法去除時,沮喪、失落…等煩惱就會紛沓而來 。

1.苦受:苦受的時候怎麼觀照呢? 把它當作為被箭射穿,非常刺痛的感覺,我們不逃避苦受,我們面對這個苦受,掌握苦的特性,看到它的本來性質,如萬箭穿身、對這個色身的逼迫性,會很難受,如果我們觀察,不急著擺脫它,就會發現一個樂受會生起,可以觀察苦受的變異性。

 

2.樂受:當樂受生起時, 我們把它視為苦,我們如實地了知樂受它的自性, 持續觀照它,知道樂受存在時間很短暫,當消失時,苦受即生起,就會了知樂受後是苦。對準樂受,如實了知樂受生了又滅、生了又滅,知其短暫,當下就不貪愛,這個樂是短暫的,因維持不了多久,所以我們就不會貪愛。 

 

3.不苦不樂受:我們視為無常,這是一個細微的感受,觀照後會知其無常相, 維持不了多久,可能就變成苦或樂受。越微細越觀照,我們要觀察它的無常性, 觀照的當下就不生起愚痴(沒有智慧),不可置之不理,以免生起愚痴。我們只是如實地觀察。

 

那以上都是佛陀所說的,接下來舍利弗尊者也說,在禪修的過程,這個不苦不樂受要觀察到無常的特性為止。 因為這是由因緣演變而成的,非我為主宰,所以是無我的,當下就不會生愚痴。

 

傳音尊者祝福大家一路修行能證道智、果智,體驗到涅槃。

 

以上是禪修上各種經典對受的解說,觀照可以看到苦的呈現,智慧就在其中。 四月會再請傳音尊者就修行實際操作的部分,面對這個受要怎麼做,來做個介紹,請大家再來繼續學習。


🟨文 : 感謝秉穎師姐慈心分享

▍美國 傳音尊者Sayadaw U Ghositabhivamsa 慈悲開示-2022/01/16


    1月16日早上是吉祥光明燈法會,大惠法師先供燈祈福、共修護衛經。

美國的傳音尊者Sayadaw U Ghositabhivamsa慈悲開示,他在墓塚之中修過3年苦行,提到點燈的功德可以散發慈心,遍滿世界,像盲人看到光明、神智不遲鈍、視覺清明等。提醒我們反省過去的一年,做了哪些善行、不善行?善行要保持下去,不善行要痛改前非;每天檢視自己的身口意三業,是不是有善心?總的來說,對2021年要做一些反省,要生起功德,在世間/出世間的智慧有沒有提升呢?在健康方面,有沒有去維持或做調整呢?世間財、法財有增長嗎?在身份地位有沒有提升?整體評估後,2022年再做努力。
☼​

羅睺羅是佛陀之子,他的導師是舍利弗。傳音尊者引用羅睺羅經告訴我們,從禪修的初學者,一路走到究竟解脫的阿羅漢,需要具備哪些資糧。首先心要調柔,慢心是禪修的障礙。對老師要尊重、恭敬,沒有善心是遠離佛陀的教法;捨五欲的享受;對三寶要有信心,在家居士對禪法要有信心,有出離心,欲脫離一切痛苦,達到涅槃;再來就是親近善知識,好的老師可以幫我們解開禪修的瓶頸;有寧靜適合禪修的環境;節量而食,吃適合自己、有益健康的食物;對服裝和藥品,可用就好,不要挑剔;居士要守五戒/十戒,善於守護諸根門,如用正念收攝五根門-眼耳鼻舌身;不淨觀,三十二身分要背熟,可以降低對色身的執著。
☼​

最後是目標/所緣,從定到內觀,遠離常、樂、我相,就是三法印的無常、苦、無我。無相修習,修行次第依序為:自性相-有為相-共相-無相,從自性相的名、色、因、果;到有為相:體驗無常、苦、無我,亦即身心現象的生、住、滅;到共相,即體驗身心現象即生即滅。可以看到一個呼吸是許多生滅組成的,不只是一個呼、一個吸;最後到無相,就是斷除我慢心,到達阿羅漢的境界。從一開始的不要有慢心,到斷除我慢心(到阿羅漢)。我們凡夫從一開始踏上禪修之路,若有恭敬心,就會有善知識的協助,協助我們一步一步邁向阿羅漢解脫的境界,走向自利利他的禪修的人生。


🟨文 : 感謝秉穎師姐慈心分享
🟨圖 : 2020年深坑華藏園區齋堂團體小參時拍攝🟨